中新网厦门1月26日电 (黄咏绸)近日,厦门发布2020年度“十佳”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其中,厦门口岸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中小微企业增信基金、成立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推行用电工程整体租赁模式等多项举措均属全国首创。 作为第一批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试验田”,厦门自2015年就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在国内率先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工作。 厦门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林晓辉向记者介绍,厦门已连续三年在全国大中城市营商环境排名中保持在前列水平。此外,厦门18个指标中有12个作为标杆向其他地区复制推广,其中“纳税”“获得信贷”“市场监管”“办理建筑许可”“政府采购”排名进入全国各市前5名。 2020年,该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全国第三。在去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厦门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厦门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厦门探索”。 “家门口不打烊的政务服务系统” 厦门市审批管理局副局长陈玉辉说,厦门e政务目前已接入公安、社保、公积金、海关等13个部门121个高频事项,建成“一体化自助终端体系”;在全市六区社区便利店、地铁站等场所建成近400个便民服务站,成功打造“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市民办理事务可24小时就近办,随时办。 而且,厦门e政务站点还进驻宸鸿、冠捷等21家企业及软件园等10个大型产业园区,惠及企业员工近20万人;通过开发闽琼桂三省自助机政务服务一体化“跨省通办”平台,共计636项事项已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自助服务“跨省通办”。 据统计,2020年厦门e政务总办件量168.5万件,同比增长60%,大量政务服务“自助办”,既减少了人员聚集风险,又减轻了政务实体窗口压力、提升了政府效能。 登记审批事项“再加速” 近年来,厦门市持续探索提升线上企业开办服务能力,系统整合跨部门业务职能,搭建“商事主体开办一网通平台”,加强了部门间数据互联互通,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大家申请开办企业,随时随地,只要通过网上操作,审核通过即可坐等执照和公章免费邮寄到家。这已经成为我市企业办理设立登记的首选渠道和主要渠道。”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一级调研员王国赞说,2019年9月厦门已实现企业设立全流程、电子化、无纸化登记,平台做到了申请数据自动校验、申请文书自动生成,线上刷脸实名验证、电子签名存档登记。 截至2020年底,该市累计已有4.5万户企业采用全程网办方式办理设立登记,2020年企业全程电子化使用率达到71%,位居全省首位。目前,厦门市场监管部门的“全流程电子化”业务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在福建全省率先实现商事登记全周期、全业务全程网办。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也已实现压缩企业开办时限至1个工作日以内,一批登记审批事项实现“再加速”:商事主体注销办理时限缩短至一个工作日,压缩50%;食品经营许可证注销、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核准证书注销的办理时限由7个工作日缩短至1日;各类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许可(备案)证照补发办理时限统一压缩至1个工作日;食品生产许可核发、延续、一般变更的审批时限由7个工作日压缩至3日,一系列高效快捷的服务,不断刷新着“厦门速度”。 以营商环境建设促发展 针对物流供应链产业,厦门2020年6月推出厦门口岸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汇集海、陆、空综合物流信息为一体,在全国率先提供全流程综合物流信息服务。 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厦门推出信用融资总规模达16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通过为企业信用融资提供风险兜底,来实现银行产品“降低门槛、降低成本、提高额度、提高效率”。 全国首个实体化运行的金融司法协同平台——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成立,针对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开通产业协同保护绿色通道,依法认定各项金融服务模式的法律效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我市一张新的金字招牌,不断地吸引聚集各类生产要素。”林晓辉表示,以营商环境建设为切入点,厦门正在不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厦门市发改委统计,2020年厦门新增招商项目17859个,计划总投资4.2万亿元,项目数量及金额均比2019年实现大幅增长,高能级项目占比显著提高。天马6代AMOLED、浪潮南方总部制造基地、海辰新能源新能源等百亿级项目相继落地。 “营商环境的改善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的新动能,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林晓辉指出,虽然同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双重挑战,但厦门2020年新增各类商事主体13.21万户,存量商事主体71.82万户,比上年同期同比增长8.83%。(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