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以“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到2020年,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学校284所,新增学位约29.7万个;实施外来工子弟学校提档升级系列项目300个;推动建设线上教育中心、教育大数据中心,提升信息化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今年1月,苏州出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通过开展6项行动、实施60条举措,率先建成全国一流教育现代化强市,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是百年大计,也是民生之基,对很多家庭来说,甚至是头等大事。”苏州市副市长曹后灵说,作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苏州在全省教育现代化监测中一直名列前茅。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苏州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年新建改扩建学校300所 让每个孩子有学上 9月3日,开学第一天,苏州全市140万青少年走进校园。在园区东沙湖路,与原学校仅隔一个街区的东沙湖学校西校区迎来首批学生。西校区设置14轨42个班,大大缓解了本部的就学压力。据介绍,今年秋季,苏州总计有69所学校拟投入使用。 城市大了,人口多了,对教育的需求也水涨船高。数据统计,近年来,苏州适龄儿童数量持续增长,仅义务教育阶段每年就新增超过1万名学生。据预测,到2035年,苏州市区常住人口将超800万,中小学、幼儿园人数将达110万左右,叠加二孩政策放开,学生总人数可能比预计数字更多。 面对这一客观存在的供需矛盾,扩大教育供给、补齐教育短板,保障每个孩子“有学上”成为当前苏州教育部门势在必行的首要任务。据了解,苏州已连续多年把新建、改扩建学校作为政府实事项目。去年,苏州77所新建、改扩建学校全部开工,1.4万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顺利通过积分入学。 此次“三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缓解学位供给短缺压力,盘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根据计划,苏州三年内将在全市新建、改扩建近300所学校,新增近30万个学位,新增300个外来随迁子女学校提档升级项目。该计划被概括为“333”工程计划,未来将有效缓解巨大的入学需求。 保证每个学校都有骨干教师 让更多孩子上好学 日前,江苏省第十五批特级教师名单出炉,太仓市浮桥中学钱月琴等38名苏州教师上榜。至此,苏州的省特级教师队伍已超300人。未来三年,苏州还将培养一批教育名家、教育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保证每个学校都有学科带头人以上的骨干教师,让苏州的孩子能遇上更多更好的老师。 “所谓好学校,关键是有好老师。”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薛法根说。30岁时,薛法根成为省内最年轻的特级教师。今年,他又作为省唯一的代表入选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并受邀参加了9月5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教育改革发展同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谈及教师培养,他认为应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潜力。去年8月,苏州推出“姑苏教育人才计划”,吸引优秀教育人才来苏从教,同时建立了教师轮岗交流制度,让好老师能够惠及更多学生。 为让更多孩子与名师“面对面”,今年3月,苏州线上教育中心平台启动试用,学生登录平台就可随时免费观看近3万节、约2500G的各类课程视频资源。同时,中心还开展了覆盖小学、初中、高中主要学科的市级名师网络直播课程。截至目前,平台上通过在线直播方式观看的人数已超5万,通过点播回看方式观看的已达15万人次。 线上教育中心是“三年行动计划”的题中之意。计划提出,要通过推动建设线上教育中心、教育大数据中心,不断提升信息化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和智慧校园建设应用水平。到2020年,苏州每一所学校都将建有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实时交互、智能录播、学情分析和远程互动功能的未来智慧教室。 鼓励多元化发展 让苏州学子拥有好未来 今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在其苏州校区揭牌,将重点招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硕士留学生;8月,昆山杜克大学迎来首批本科学生,266名新生来自27个国家;9月,西交利物浦大学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近5000名师生及家长到场参加……不少人感慨,苏州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推进城市创新发展,离不开在苏高校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近年来,苏州积极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与在苏高校在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合作,不断加大高校科研成果向苏州产业发展各领域转移转化的速度和力度。目前,苏州已有9所本科院校,其中,本科院校5所、独立学院4所;本科以上在校学生数超过12万人,其中,博士生1800人,硕士1.2万余人。 “教育发展日益多元化、国际化,现在的孩子无疑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成才机会。”苏州市教育局局长张曙说,通过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苏州培养出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在6月底结束的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苏州职校生拿下26块金牌,成绩稳居全省第一。去年10月,来自苏州王森国际咖啡西点西餐学院的蔡叶昭获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世界冠军。近三年,苏州职业学校就业率保持在99%左右,职业教育人才需求旺盛,全市职校报考数有增无减。 本报记者 孟 旭 本报通讯员 朱梦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