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3日电 GES 2018未来教育大会,致力于打造一场以“融合·创新 让教育点亮每个人”为主题,关注教育科技、中外教育交流合作的思想峰会。3日,在活动现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伟在致辞中阐述了自己对于“未来教育”的思考,他认为:“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的事业,不仅要通过传授过去的知识和技能,满足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要顺应人类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他看来,未来教育将拥有以下几个特征: 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加开放和包容。人类社会正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手段,更要超越个体,民族和国家的思维局限,强化合作,开放,包容,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推动各国人民增进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提供思想的引导。 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加普惠和公平。公平参与发展,平等分享发展成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诉求。机会平等是一切其他平等的基础和前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有教无类”的思想。面对全球发展不均衡现象,更加需要发挥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重视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性,保证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使教育成为推动包容性发展的强大动力。 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全球技术革命和生产方式变革,正在重构全球经济结构,也带来了人才需求结构的深刻变化。创新能力成为人的核心竞争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教育要适应这一变化,必须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更加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知识学习为主转向能力培养为主,着眼提高人的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发展个体学生的优势潜能,让小荷尽露尖尖角。 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加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前提。当今世界的发展,对教育理念,内容,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教育要更加关注人自身的发展,重视个性化的培养,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于他的教育,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更加重视思想、心灵、情感的交流。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交流是最深沉的教育,更加符合教育的本质。 未来的教育应该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化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也深刻改变着教育,其影响将是长期的、深远的。未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将极大丰富教育资源和手段,缓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并逐步消除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个性化、交互性学习等现代学习的方式成为可能。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师也从标准化的教育活动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开展更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