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的确是在线教育吸引我的地方,但决定之后续费与否的核心因素还是课程质量与孩子的接受度,毕竟不管什么课程方式,线上或线下,最重要的还是孩子愿意接受、学得进去。”一位6岁孩子的母亲如此对第一财经记者表述对在线教育课程的认知。 2019年,凭借大额补贴烧钱战,在线教育企业迅速聚拢用户群体、冲击营业额,但在行业资金趋紧、进入经济周期的背景下,教育行业亦在压缩成本、控制预算、优化财务模型。 “在资本环境较好时冲增长,大环境稍差时更谨慎地做增长预测与判断,在财务与现金流方面建立更健康与稳健的模型,是当下越来越重要的事情。”在GES2019未来教育大会上,创新工场合伙人张丽君如此分析资本环境下教育行业的应对举措。 周期中的教育 自2011年开始第一个投资在线教育企业,张丽君表示,走到现在,在线教育行业的确走到了“顶”,开始向下走,但如果观察新东方与好未来两大教育巨头的股票,会发现这个行业还是会回暖的,“这两家的表现某种意义上是趋势的代表。”截至记者发稿,新东方(NYSE:EDU)股价124.4美元,总市值197.1亿美元;好未来(NYSE:TAL)股价43.93美元,总市值260亿美元。 另外,张丽君表示,整个大资本环境非教育行业所能改变,且教育本身具备抗周期能力,比如所谓的资本趋紧,教育行业的感受要比其他行业晚一年。 同时,教育行业也会较其他领域先跨出经济周期,因为教育行业本身的基础需求是在旺盛增长的,所有家长、中产阶层、就业群体已然急需各类教育资源来补充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个市场底层需求没有变、孩子教育需求持续上行的话,市场本质是不会变的,但受大环境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今年的资本态势,好未来教育集团战略发展中心总经理曹伟表示感受明显——融资难度比之前大,资本出手理性程度更高,包括好未来本身今年在战略投资方面的步伐也明显放慢。“前两年教育行业投资太火了,高潮之后要休息一段时间,将估值与泡沫之间的拉锯消化,将自己的‘故事’证实。” 微影资本创始合伙人唐肖明则感受今年境况“差”得很明显——一方面,伴随5G时代的到来,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经过之前的泡沫期,如今开始进入技术扩散与模式创新的时期;但同时,那些变现能力未被证实或缺乏新技术迭代商业模式的高估值公司,后续融资或将难以为继,维护估值将很困难。 针对本轮经济周期,张丽君表示,这一波实际是一波大周期,“大”来自于直播技术所带来的教育行业在线化。过去,包括教育双巨头都是纯线下的,其后,在线直播技术带来一波异地教育形式,让客户在线获得服务,这是之前没有的一种方式,因此增长非常快速,使得这波教育公司付费用户数据量很大。 线上线下融合 虽然教育类直播火了,但一位定期带孩子参与线下英语培训的母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她给孩子报的培训班还是线下类,“因为对线上体验持有怀疑态度,感觉还是面对面的教学效果最好。” 曹伟称,当下教育行业线上线下区隔明显,OMO(Online-Merge-Offline)喊了很久却并没有真正做得好的。 精锐教育集团副总裁焦典称,教育行业所谓的OMO存在几种形态——第一种,线上教学、线下服务;第二种,线下教学、线上服务;第三种,线上教学和服务同时兼具着线下的教学和服务。而第三种是他认为最难的终极形态,因为涉及组织架构、业务心态能否支撑公司业态的问题。 以精锐自身为例,其目前以线下教学为主,同时内部孵化一些在线教育机构放到线上,尝试将内部生态链打通,目前诸如批改作业、家校沟通等轻度工具类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对教研冲击没有那么大的环节会先被放到线上。 针对当下教育培训领域的不足,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如今大批资本的介入导致很多教学机构渴望快速成功而忽视真正去了解教育,教育不应该当作一个快速成功的商业模式来做;而从办学效果来说,要提高培训领域教学研究和老师水平。 已跑在前面的巨头们盯上的是赋能中小机构。本届GES上,好未来发布AI赋能教培机构取得了初步成果,教育开放平台在一年时间里共服务4500家教育机构,将16年的科技积累、过亿题库及逾500万的教研内容、优质师资等输送到全国260个城市和地区——本质是通过AI内容为线下中小机构提供标准化AI课程;通过AI内容平台为线下中大型机构提供内容定制化工具;通过AI能力平台为线上线下机构提供底层技术支撑。 需要警醒的一点是,OMO虽然是教育行业未来大趋势,但它却未必适合刚入局的创业者来试水。蓝象资本创始合伙人宁柏宇表示,虽然教育行业很大,但已经存在超过20家估值5亿美元以上的公司,OMO这类大规模兵团式重装作战领域,并非创业者最适合的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