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2日获悉,由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祝清团队拍摄的科普微电影——《天籁之音——蟋蟀》带人们走近蟋蟀的微世界,获得了国家科技部“2020年度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 这部4分43秒的微电影分为蟋蟀采集、科研、文化三个板块,通过光影呈现,让观众们不仅能全面了解蟋蟀的鸣声特点,还能重新认识蟋蟀的身体构造、生活习性、经济价值、科研进展和鸣虫文化等知识。 据悉,蟋蟀大小、外部颜色、栖息环境等都是区分不同种类蟋蟀的辨别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分方式,便是蟋蟀的鸣声——雄性蟋蟀通过摩擦前翅发出的声音,不同种类的蟋蟀鸣声也各有不同。“在华东师大校园里,可以观察到斗蟋、棺头蟋、油葫芦、姬蟋、树蟋、针蟋等10余种蟋蟀。”何祝清介绍,“世界上有5500多种蟋蟀,中国有350多种,而我们常见的蟋蟀仅不到20种。”这位学者告诉记者,黄脸油葫芦是在学校里能见到的个体最大的蟋蟀,鸣声优美婉转,在校园的生态环境里,黄脸油葫芦8月成虫,它的头上有两条眉毛一样的条纹。 研究蟋蟀离不开对蟋蟀的捕捉。蟋蟀栖息的环境多种多样,树上、草坪,甚至是地下,这些都可以成为蟋蟀选择“安营扎寨”的地方。在校园里,蟋蟀则主要栖息在地表。据悉,夜晚,研究人员通过雄性蟋蟀的鸣声来辨识它所在的位置。何祝清说,蟋蟀特别机警,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停止鸣叫。这时,研究人员就要停下脚步,等它慢慢放松警惕再次鸣叫,逐步缩小捕捉的范围,一旦位置确定,就用特制的小网来捕捉。在捕捉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们也将不同的鸣声与实体相对照,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练习,逐步养成“听声辨蟋”的独特能力。 据了解,《天籁之音——蟋蟀》科普微视频的制作几乎花了一整年时间。视频中,蟋蟀振翅、打斗、螳螂捕食等动态镜头,和着阵阵悦耳的蟋蟀鸣声引人入胜。蟋蟀打斗和鸣声的捕捉要在室外。“蟋蟀不是听话的演员,它们的打斗、振翅等行为都是自发的,因而野外的拍摄往往耗时数个小时。”何祝清说。 为了拍摄蟋蟀之间争斗的画面,团队的工作人员先在野外捕捉到一只蟋蟀,再找到一只蟋蟀的栖息场所,他们将捕捉到的这只蟋蟀慢慢引诱到后者的洞口,让两只蟋蟀“相遇”,才有了接下来两者争斗的场面。 一个看似普通的蟋蟀鸣叫的镜头,拍摄过程也需要克服重重困难。野生的蟋蟀比较怕光,夜晚才是它们活动的黄金时间,每当摄影师打开强光,它们就会立刻停止鸣叫,将自己完全隐匿在黑夜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何祝清团队与摄影师配合,选择先用比较微弱的光源进行照射,耐心等待它适应了微弱的光线后开始鸣叫,然后再循序渐进地提高光线的强度,镜头里的画面也就逐渐清晰起来。这才有了微视频里的灵动画面——潮湿松软的土壤上,一只雄蟋蟀正在振动自己的前翅,以此吸引雌性蟋蟀的注意。 据了解,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是全国馆藏拥有最多蟋蟀种类的科研中心之一,保存有蟋蟀模式标本30多份。何祝清说:“这部视频不仅回答了有关蟋蟀个体的各类问题,还解答了人们对于‘有关蟋蟀的科研都在做什么’的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