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一群小鸟在覆有白霜的草坪上嬉戏觅食。这里不是湿地公园,但同样环境优美,也会在温暖的季节迎来候鸟白鹭的光临,这就是坐落在武汉东西湖的蒙牛高科乳制品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在这座亚洲第一、中国最大的低温工厂中,不仅生产着优益C、冠益乳、老酸奶、航空杯、杯酸等诸多明星产品,还实现了绿色循环经济——能源资源节约、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蒙牛低温武汉工厂的绿色密码究竟是什么? 每杯酸奶都充满阳光 “这里生产的酸奶,每一杯都带有阳光的味道。” 偌大的生产车间,阳光从宽大的天窗洒进来,照在正有条不紊运作的自动化流水线上。在这里,从预处理车间到灌装车间,再到最后的包装车间,自然采光代替了原本的灯具,成为了车间的主要照明方式。 “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避免开灯。”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不仅在生产中注重节能,蒙牛还将绿色理念渗透到员工生活中。 在生产车间的对面,是员工们日常停放车辆的地方。一眼望去看似只是个普通车棚,然而这里也藏有低碳生活的秘密:以往的普通车棚被太阳能板所代替,在停放车辆的同时还能进行光伏发电——这是工厂为员工打造的1240千瓦光伏绿色停车场,在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的同时,助力企业打造绿色智能工厂。 据介绍,该光伏停车场项目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项目基于阳光新能源iBuilding智慧BIPV解决方案。整个停车场采用防水结构设计,不打胶不漏水,可实现“棚顶光伏发电,棚下停车充电”,“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可以说是一棚多用,多重收益。 “光伏停车场的年发电量达116万度,能够减少1150吨碳排放,相当于种植11500棵树。” 废水不见了 “开辟出来的那块地,以后种点啥好?”在食堂,有员工在午休期间兴奋地讨论。 激发蒙牛员工“种田”情结的,是正在开垦的智慧农场,而农场中所需的水源和肥料,全部由工厂内自给自足。 农场实现自供的倚仗,是位于工厂西南角的碧水中心,这里不仅是一座污水处理厂,更是一座“资源”工厂。 “这是在整个集团中首创的污水处理厂,采用BOT的运维模式,目前围绕水质永续、能量自给、物质回收、环保环境友好以及智慧运行五个方面运行。”蒙牛高科乳制品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添加公司名称)生产安全环保处高级主管汪伟志介绍。 据了解,该污水处理厂按照国家标准一级排放设计,污水日处理量达6000吨。目前一期的处理量是3500吨/天。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来绿化灌溉,每年能够节约用水7万吨,相当于970户居民的年用水量。按照6000吨/规模,产生的沼气大约为200万立方/年,相当于节约天然气大约100万立方,能够减少1380吨碳排放。 包装“重生”:从废弃物到文创 1380个利乐包装可以用来做什么? 在蒙牛低温武汉工厂的文创中心,有这样一个回收凳,它的原材料来自于回收再利用的利乐包装。“我们通过对纸质利乐包装的回收再生利用,打造了绿色文创产品,例如以可再生纸为原料制作的本子、笔壳,甚至是长椅。”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蒙牛也在积极地与利乐合作,促进牛奶包的回收再利用。 包装作为产品的一部分,同样承担着极其重要的环保责任。如何减少包装废弃物?蒙牛表示,其贯彻的是5R原则,即refuse(拒绝),reduce(减少),reuse(重复利用),recycle(回收循环),rot(可堆肥)。 在产品的二次包装中,蒙牛使用的热收缩膜属于消费后再生塑料制品。该产品是联合陶氏共同开发,替代了原生料的中间层,并使整体收缩膜结构中的再生材料含量高达16%,且相关的性能可与原生树脂相媲美。 经测算,这种包装全部切换使用后,预计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00吨,节约的碳排放相当于1.6万棵树一年的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节约水资源1200吨,可以用来淋浴4万人次;节约能源1300万兆焦,可以让1万盏25瓦的灯泡连续点亮一年。 创新引领绿色未来 “发展绿色工厂是顺应全球绿色发展的大趋势,在国家‘双碳’目标下,蒙牛正努力为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蒙牛低温武汉工厂厂长管伟说。 从生产到配送再到消费,蒙牛低温武汉工厂为何能全程实现绿色低碳?“内生动力在于创新。”管伟表示,蒙牛低温武汉工厂整体围绕“结构创新、功能创新、体验创新”三大设计,创新项目共计219项,其中布局规划创新7项,项目创新212项。“创新项目涵盖了生产、质量检测、绿色环保等方方面面。” 同时,蒙牛低温武汉工厂还是一家消费者体验工厂,让消费者能够“沉浸式”感受低温武汉工厂的独特魅力。根据蒙牛低温武汉工厂计划,未来将围绕“绿色、数智、创新、体验”四大定位,打造成为(修改语序)智能化的工厂样板、城市热点型旅游地、消费者互动的桥梁、学生课外科普的基地、行业专家的交流平台、蒙牛品牌传播的靓丽名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