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解锁、刷脸支付、扫脸寄快递、刷脸坐高铁……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掀起了一轮科技热潮,苹果手机、蚂蚁金服、京东、苏宁、招商银行纷纷推出“刷脸”支付功能,将原本只在安防等公共领域应用的人脸识别技术扩展到了商业领域。 但是,科技巨头微软公司日前公开发文呼吁,人脸识别进入了一个关键性时刻,这种技术可能被滥用,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那么,“刷脸”到底安全不安全,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又存在哪些短板呢?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专家何明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尚不成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不足,存在数据泄露隐患,亟需制定兼顾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平衡发展的法律规范。 从安防领域向商业领域扩展 自诞生之初,人脸识别技术就受到了普遍关注,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15年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展示“扫脸支付”后,人脸识别技术在大众中的认知度快速提升,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光学成像等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3.90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26.5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1.5%,实现了飞速发展。该研究院还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到2022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75.95亿美元。 我国近年来也密集出台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突破性演进,其应用领域从传统的公共安防领域向商业领域逐步拓展。”据何明智介绍,人脸识别凭借高效、便捷的优势,逐渐渗透至对安全可靠性需求较高的支付及验证等商业领域。 招商银行在深圳正式上线“刷脸支付”功能,蚂蚁金服宣布在杭州肯德基推出刷脸支付服务,苏宁金融开发刷脸支付登陆苏宁无人店……各大企业争相布局人脸识别市场,抢占市场先机,一方面打开了人脸识别的个人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促使国内人脸识别技术专利数量不断攀升,为商业化产品的迅速普及打下坚实基础。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尚不成熟 与火热的市场前景形成对照的,是人脸识别技术潜藏的隐患。2017年央视3.15晚会通过现场合成的视频通过了活体检测和人脸验证,引发了消费者对人脸识别技术安全风险的广泛关注。 何明智说,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尚未成熟,在现实应用中仍存在较大误判风险。“例如,在USENIX安全论坛上,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构建人像3D模型放入手机端的VR系统中,可以很轻易地欺骗IOS和Andr oid平台上的人脸识别系统。” 与此同时,人脸识别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也饱受质疑。2017年3月,海康威视智能摄像头因通用网关接口协议存在漏洞,导致黑客通过模拟账户实现了对智能摄像头系统的管理控制,造成大规模视频数据外泄。 “个人影像数据疏于管理,导致个人隐私遭受威胁。”据何明智介绍,在识别核心算法上,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极少,市场上人脸识别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安全防护技术不统一,系统安全漏洞大量存在,系统安全漏洞造成个人影像数据泄露的事件时有发生。 “在各类社交平台、电子商务、自助服务、拍摄软件等商业领域,已广泛使用人像采集功能,智能摄像头可以随时随地采集个人影像数据。而且,企业大量个人影像数据被滥用的现象比比皆是。”何明智表示,人脸识别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将使得个人影像数据成为身份认证的关键生物信息,各类私营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掌握着海量的个人影像数据,给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保护带来极大安全风险。 应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事实上,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已经有了反对声音,比利时政府出台法案禁止私人利用基于人脸识别及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摄像机,美国也出现了民众大规模抗议行为。不久前,国内有关媒体针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有42.7%受访者担心人脸识别会泄露个人隐私。 那么,如何解决人脸识别技术发展与隐私保护这对矛盾呢?何明智建议,应加快制定人脸识别应用技术标准体系。针对人脸识别技术发展与安全防护问题,鼓励政府与人脸识别龙头企业合作推进误识率、识别正确率、识别速率等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明确对人脸识别软硬件应用的安全技术要求,依据人脸识别在公共或商业应用领域对安全的差异化需求,制定分级别、多层次的国家安全标准及行业安全标准,加快落实《安全防范人脸识别应用静态人脸图像采集规范》等标准文件,促进人脸识别行业应用规范化。 “应完善人脸识别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个人隐私保护。”何明智建议,应加快制定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个人信息控制权、删除权、遗忘权等信息基本权利。同时,加快推进大数据相关立法,推动出台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数据安全保护指导意见,规范企业对个人影像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及使用的权利和义务,落实数据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安全主体责任,促进人脸识别数据流通及交易市场法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