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阳 张律 本报记者 曹吉根 “富通、金固、金火、张小泉等已经成功创建为‘品字标’的规上企业经验在前,为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参考。”记者近日从浙江杭州富阳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今年,富阳把新阶段“品字标”创建工作的焦点投向了高潜力的初创企业。 作为第三批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培育的试点区、浙江首批“浙江制造”品牌集中培育试点区,富阳自开展“浙江制造”培育创建工作以来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目前,已重点培育企业75家,其中16家企业制定出台22项“浙江制造”团体标准,10家企业的13个产品获得“品字标”称号,在杭州地区处于领先位置。去年,富阳将“浙江制造品字标”建设和培育的重点放在存量经济和传统产业上,区内规上企业乘势而上,凭借卓越的工匠精神成长为各领域的佼佼者。 “‘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也许就是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新支点。”富阳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今年创建工作再出发,将全力聚焦于一批较少走入公众视野却极具发展前景的初创企业,把“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扩展至更深更广领域,进一步支撑民营经济的发展。 综合施策助力初创企业成长 围绕“三看四态促转型”部署,富阳坚定“高新工业强区”发展战略,调结构、提质量、促发展,近年来招商引资力度空前,产业结构焕然一新,吸引的一批高新初创企业更是积蓄着富阳发展“新动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浙江制造”初创企业的培育工作,由区领导“挂帅”,14个部门主要负责人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多方配合、综合施策。 富阳区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发现,虽然初创企业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它们也面临着资金、人才、技术等诸多共性难题。这些企业早期往往专注于硬件设施的完善,而忽视了专利、标准、商标、体系、认证等软实力的构建,容易让其缺少“好企业”“好产品”的内核竞争力,也因此失去了争取政策红利助力企业提速发展的机会,甚至会导致在市场拓展进程中停滞不前。同时,这些企业又往往对走“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之路具有浓厚兴趣,但对工作的切入点——尤其是一系列的申报流程“一头雾水”。 富阳区市场监管局关注到了这一“痛点”后,从2018年年底开始着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该局先后与开发区管委会联合编制《初创企业“品字标”成长服务手册》,开展早期理念导入的“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座谈培训会,将培育路径、办事指南、扶持政策等内容一一纳入其中,解决了企业在初期创建过程中“找不到、问不清、办不好”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在开发区全面展开摸底工作,出台“一企一策”帮扶措施,通过上门走访、定制服务,深化“浙江制造”对标提升工程,为企业提供“全过程、集中式”指导,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形成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和成功案例。 通过前期的一系列工作,一批有激情、有潜力、有希望的目标培育企业为高质高速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 对标先进优化企业顶层设计 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富阳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起到了“城市经济发展火车头”的作用。2015年至2017年,开发区连续3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国家级开发区,仅2018年就新增国家级高新企业32家,完成高新产业产值181.6亿元,同比增长11.0%。 其中,银湖开发区更是富阳产城融合的重要区块,聚集了不少高新企业。杭州思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旋科技)也是其中一支以技术闻名的企业“潜力股”。该公司是一家由“国千专家”倪诗茂博士带着技术从美国回归后创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高性能浮动式无油涡旋压缩机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技术密集型高端装备制造。公司负责人周俊麟介绍:“可以说我们的技术,全球独此一家。” 对于这家拥有全球领先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科学仪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企业,富阳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前期调研并对标“品字标”高要求,仍仔细梳理出了其存在的初创企业常见的弱项,如研发投入与主营收入倒挂、专利授权没有到位、产品没有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准确度无法溯源等。 针对思旋科技目前存在的短板,该局为其量身定制了“品字标培育指导书”,提醒企业需关注国内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本地配套协作平台的建设,并指导企业构建“创新、标准、质量、品牌”4大体系,积极加入到“杭州质量服务网”公共服务平台,对接专家咨询以及查询标准、检验、校准、认证等公益服务。 “公司的追求与‘浙江制造品字标’的培育理念不谋而合,做这项工作肯定是必要且有价值的。”思旋科技负责人表示,按照培育指导书上的要求,他们正在一步一步地优化公司发展的顶层设计,争取成为一个不仅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具备较大规模的先进精密制造能力及产业协同能力,同时也拥有集质量、技术、服务、信誉为一体的实力、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品字标”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