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靖宇县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天津大学大四学生马铖明眼中含着泪水,对着曾祖父杨靖宇的雕像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开学之初,马铖明向学校请了假,跟随新华社记者寻访英雄杨靖宇当年战斗的足迹。 小时候,在家人的只言片语和书本中,曾祖父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在马铖明的心中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他为什么离开妻儿、远赴他乡直至献出生命?他是怎样一个人,有哪些英雄事迹?他克服了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寻访之路让曾祖父的形象在马铖明心中清晰起来。 “你是我们的贵客啊!”在吉林省磐石市朝阳山镇红石村,听着抗联故事长大的老人孙世东听说马铖明是杨靖宇的曾孙,拉住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人们对杨靖宇最质朴的爱让马铖明落了泪。 “杨靖宇?好,好啊!”吉林省通化县兴林镇曲柳川村村民姜忠有今年整整100岁,由于年事已高,他有时都不能认出自己的儿子,但当马铖明提到杨靖宇时,他依然记得。 “父亲曾帮杨靖宇指路,与将军有过一面之缘。”姜忠有的儿子姜士强说,杨靖宇为人和蔼可亲,问路时还曾帮助姜忠有犁地。“警卫员告诉父亲千万别和任何人提及此事,于是他一直保守秘密,解放后多年才和我们提起这段往事。” 马铖明钻进山沟里,在没过脚踝的泥中穿行,探访一个又一个密营遗址,对书本上的讲述有了直观的印象。 抠下树皮,剥开橡子,马铖明吃了一顿货真价实的“抗联饭”。橡子看起来像干果,但口感极为苦涩,马铖明皱着眉头咽了下去。榆树皮咀嚼起来像稿纸,吞咽时像砂纸,令马铖明难以下咽。“难以想象有人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坚持作战数年,我的心里充满了佩服。”他说。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濛江县三道崴子被敌军包围,他用子弹回应了日军指挥官的劝降,与敌人激战到最后一刻,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敌人剖开了杨靖宇的胃,里面只有未及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在杨靖宇将军殉国时背倚的那棵树下,马铖明聆听着曾祖父壮烈牺牲的过程。 战争的残酷让马铖明理解了曾祖父当年的选择:“也许他当年隐姓埋名、离开家人、音信全无,才是对我们最好的保护,在那个战争年代,这也是一种爱。” “杨靖宇将军的胸怀是广阔的。”靖宇县政协文教卫委副主任王德金告诉马铖明,杨靖宇坚持“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把义勇军、山林队等力量都团结到抗联的队伍中,在他生命的最后关头,他和战友兵分两路,自己引开敌军,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 “曾祖父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身后,有千万中国人为祖国而战,这也是他义无反顾、慷慨赴国的原因,这里有他热爱的土地和人民。”马铖明说,“我也要把曾祖父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因为这不只是我们的家族记忆,也是值得每个中国人铭记的抗争故事。”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