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雨萌 近日,国资委召开了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视频会。会议提出,各级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防控,严控债务风险、金融业务、国际化经营风险、法律风险和安全环保风险,切实筑牢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事实上,从上半年中央企业的运行情况来看,截至6月末,央企平均资产负债率已降至66%,比年初下降了0.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企业运行质量明显提升。 在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看来,当前中央企业降杠杆已经有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下决心改变以负债推动发展的模式,运用各种市场化的手段来降低负债率,如通过IPO、定向增发、配股、设立发展基金等多渠道多方式开展权益融资。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改革等。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为进一步降低央企、国企资产负债率,未来还将继续加强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强化PPP项目管理,严控非主业领域新增项目投资,妥善化解存量项目风险。各地国资委也要加强企业投融资及负债情况监控,多措并举降低资产负债率。 昨日,北京荣邦瑞明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人彭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本质上讲,规范的PPP项目是可以帮助或降低地方政府负债率的。因为它是把“政府投资、短期投入、政府负债”转化成由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公司负债、最终通过长期的政府或使用者付费,以此实现项目收益的模式。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规范的PPP项目可以减少当前政府部门的支出压力。 自去年以来,包括财政部、国资委先后对PPP进行政策收紧,在彭松看来,之前确实有不规范项目的存在,如政府兜底、固定回报、明股实债等,很多地方政府在项目实施中,没有切实考虑自身的实际能力而盲目实施PPP项目,并把PPP项目当成一种融资手段,以致超负荷应用,最终难以支撑前期规范PPP项目的投入,进而使得项目无法进行下去。 “总的来看,对PPP项目的规范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目的是为了让其能够更加长远的发展。”彭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