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光、高亮度、长寿命的MicroLED,可实现透明和柔性显示,自由拼接大小和形状。据LEDinside统计,2019年由企业推动的计划投入MicroLED相关产业的投资接近300亿元,但大部分处于项目启动和论证阶段,国内目前具有实际生产和销售的项目还几乎没有。 有传闻称,三星电子正考虑明年上半年投资工厂和设备,扩大MicroLED产量。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及日韩的企业动向看,明年将是MicroLED产业化突破的关键年。中国发展MicroLED还需吸取液晶产业的教训,上下游协同、重点突破才能打破产业化瓶颈,同时避免全面开花、同质竞争。 日韩抢跑中国台湾押注 MicroLED和今年大热的OLED有什么区别? LEDinside中国区研究总监王飞向第一财经分析说,MicroLED由多量微型LED点阵组成,除了高亮度、超高分辨率与色彩饱和度,每个像素都能独立驱动,还有省电、反应快速等优点。未来结合软性基板,可打造可挠曲的柔性显示器。OLED是有机材料、寿命较短,而MicroLED是无机材料、寿命较长。 从竞争格局看,韩国巩固OLED优势、抢先布局新兴技术,日本把控上游核心,中国台湾地区深耕液晶产业并在MicroLED着力发展,中国大陆地区显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重要地位逐渐确立。 集邦咨询《2019MicroLED次世代显示关键技术报告》显示,全球各大厂商在MicroLED技术上的布局从专利开始,索尼、科锐等厂商最早布局。三星、索尼均已推出了超大尺寸MicroLED商用显示屏。三星在2019年CES上展出了75英寸MicroLED,11月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又展出了146英寸MicroLED。工作人员当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146英寸MicroLED可以自由拼接,实现“尺寸自由、分辨率自由、比例自由”,现在为4K显示,如果做到292英寸还可以实现8K显示。 索尼今年4月在美国广播电视行业展会NAB2019上,发布了专业级的CrystalLED16K显示系统,由无边框模块构成且无接缝,分辨率高达16K×4K。索尼中国公关部总监姜京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索尼CrystalLED使用的MicroLED显示设备,由索尼位于日本熊本县的影像传感器工厂自己生产。公开资料显示,索尼300英寸MicroLED售价约150万美元,价格相当高昂。 中国台湾地区已形成较为完整的MicroLED研发产业链,拥有MikroMesa、錼创科技等一批MicroLED转移技术半导体公司。MikroMesa今年开发出无压合低温键结的3微米MicroLED芯片巨量转移技术,让MicroLED量产进程往前推进一大步。巨量转移,是指将数量巨大的LED芯片转移到驱动板上。传统LED在封装环节,主要采用真空管吸取的方式进行转移。但由于真空管吸取在物理极限下只能做大约80微米的LED芯片,而MicroLED的LED芯片尺寸基本小于50微米,所以真空吸附的方式在MicroLED时代不再适用。巨量LED芯片转移,成为MicroLED产业化的最大拦路虎,它需要高效准确地做到每小时转移数十万粒LED芯片。 该公司董事长陈立宜表示,MicroLED芯片必须足够小,另外要提高巨量转移速度,两者结合量产规模可以达到每个月一平方公里,才有机会做出消费者买得起的MicroLED显示器。台湾面板龙头企业友达则在中小尺寸MicroLED上发力,今年8月已展示了两片12英寸车载MicroLED显示器。 “目前MicroLED的技术储备已经日臻成熟,但是在产业化方面仍然面临较大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困扰,因此大部分厂商处于观望状态,都希望由领导型企业先完成市场开拓和量产经验方面的探索。”王飞说,像三星这样的产业巨头,由于具有产品开发、生产和品牌及分销一体化的优势,因此在产业链协同方面先天具有优势,推进量产的进度要快于外部市场。 大尺寸小尺寸两大风口 MiniLED作为MicroLED的前哨站,已经取得率先突破。 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2020年京东方玻璃基板的MiniLED产品将上市,无论LED芯片,还是玻璃背板,京东方均有技术积累。为了攻克巨量转移技术难点,京东方还和美国Rohinni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与此同时,京东方也在做MicroLED的相关研究和技术储备。 TCL华星光电今年8月发布MLED星曜屏,采取MiniLED动态背光。TCL搭载MiniLED背光的液晶电视,今年秋季已在北美上市售卖。TCL工业研究院新型显示技术部总监谢相伟透露,MiniLED从芯片到应用已经成熟,包括背光和直视显示,将逐步产品化。但谢相伟说,MicroLED的产业化仍有难度,需要LED、面板、设备厂家一起化解难题。 据LEDinside统计,2019年由企业推动、计划投入的MicroLED相关产业投资接近300亿元,但是大部分处于项目启动和论证的阶段,目前国内具有实际生产和销售的项目还几乎没有。 从公布情况来看,三安光电在湖北省的Mini/MicroLED显示芯片产业化项目签约投资总额120亿元,中国海外控股集团的半导体微显示屏及智能终端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洲明科技宣布拟投资约22亿元在广东省建设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布局Mini/MicroLED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展示等业务,兆驰股份也宣布拟在江西省建设红黄光LED外延、芯片及Mini/MicroLED项目,一期投资10亿元,计划2020年投入运营。 相比之下,维信诺、深天马在中小尺寸MicroLED上着力更多。今年5月SID(美国国际显示周)上,深天马与錼创一起开发的7.56英寸透明彩色MicroLED显示屏获奖。天马微电子先进技术研究院总监丁渊说,像康佳最近发布的118英寸MicroLED售价168万元,236英寸售价更高达888万元,MicroLED目前在主流消费品领域应用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天马的MicroLED将以车载为主进行开发,聚焦柔性显示、透明显示、中控拼接显示等。5G自动驾驶时代,MicroLED将带来更多科技感。 维信诺未来显示研究项目总监王程功认为,MicroLED的应用突破,第一阶段是智能手表和超大尺寸MicroLED显示器,如苹果手表,三星、康佳、錼创等均已推出超大尺寸MicroLED样品;第二阶段将从2021年到2024年,大尺寸电视、中尺寸车载和AR/VR等MicroLED产品均会推出;第三阶段,可能在10年或15年后,MicroLED会渗透到全尺寸、全场景的显示应用。维信诺对于MicroLED应用,第一看好智能手表,第二看好车载显示。 产业化难题待突破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处长王威伟在2019第三届中国(国际)MicroLED显示高峰论坛上提到,中国显示产业的固定资产已达1.1万亿,还有四五千亿正在投入过程中,最终可能达到1.6万亿的规模。但是,中国显示产业并不强,主营业务收益不如韩国企业,产品还在中低端徘徊;基础研究还有很大差距,在材料和设备上的差距也非常明显;新技术跟踪迭代能力欠缺。 王威伟给出了关于MicroLED产业化的建议,首先在技术上尽早服从产业化的需求;其次在产业化过程中要有技术迭代的能力和资源;第三务实地找准可以产业化的方向,目前显示背光及大尺寸直视显示,是MicroLED比较看得见的产业化具体细分方向,希望芯片、材料、模组等企业共同探讨产业化之路。 王飞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显示行业来说,MicroLED显示技术是对现有的LCD显示、OLED显示和传统的小间距LED显示屏的升级和补充。作为一种替代性技术,MicroLED显示大规模应用之后,必然和现在的显示技术构成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是由于MicroLED现阶段成本高昂,加之能实现传统的显示技术无法达到的一些效果和功能,因此与传统显示技术存在较强的市场互补性。 在MicroLED现有的产业链结构中,中国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优势,从芯片、巨量转移到组装和品牌的绝大部分环节都有中国企业的参与。但也因此决策相对较为分散,难以形成产业链的合力。王飞建议,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来共同承担市场培育和关键技术开发方面的成本,共享市场红利。 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已投资过热且上游材料、设备短板明显,这给MicroLED提供了前车之鉴。王飞说,MicroLED应该吸取教训,不宜一拥而上。MicroLED项目立项,如果是企业主导,最好由投资人自身承担全部风险,交由企业和市场自己去判断项目的风险收益。如果需要政府在大规模研发和生产投资方面提供财政支持,则宜仔细甄别项目的质量和市场前景,科学决策,优中选优,重点扶持。避免全国全面开花,然后陷入过度竞争,最后落到项目产品成功了但是市场失败的结局。 (实习生何乐舒对本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