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平邑县以《平邑县“质量兴县”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质量兴县”战略要求,把引导和推广“质量兴县”工作作为职责所系、使命所赋,充分调动和协调各相关职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区域工作实际,走出了一条“标准推动、基地拉动、协会带动、品牌牵动”的提升质量水平促农增收的新路子,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质量兴县,标准先行。该县把建立和执行标准,作为提升质量的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该县的生猪养殖走的都是散户式的老路子,每年在生猪养殖上下的功夫和投入都不少,但见效甚微。针对这一情况,为帮助生猪养殖户增收,该县把标准化养殖作为扶持这一产业的切入点,联合县质监局、农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组织技术人员结合当地实际,设计了科学的适合当地养猪条件的标准化养猪圈舍,制定了标准化养猪技术规范,并在全县示范推广。同时,协调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优惠政策,质监、畜牧、信贷等部门对规模养殖户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监督和服务,全力扶持农民标准化规模养殖,在全县掀起了生猪标准化养殖的热潮。目前,该县标准化使养猪业成为平邑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平邑县是闻名全国的“金银花之乡”,平邑金银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70%。在取得地理标志产品的基础上,该县把制定和执行金银花种植到深加工整个生产标准,作为提高金银花产业集群的基础性工作,联合中国科学院等名家技术机械和科研单位,制定了从金银花种植生产加工等近10个标准,从根本上推动了金银花的标准化生产。 平邑是一个农业大县,土地多农产品种类多,适合发展标准化基地。结合这一实际,该县把质量兴县工作的着力点和立足点放在标准化基地建设上,大力推广“标准+基地+农户”标准化种植模式。县委、县政府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使种植基地标准化、区域化、生态化、规模化成为现实。截至目前,该县已在流峪、郑城建立起了金银花标准化生产基地,在保太、铜石等建起了土豆、大蒜标准化生产基地,在资邱、武台建起了西瓜、黄桃标准化生产基地,并制定出台了金银花、大蒜、石榴、西瓜等特色品种的地方执行标准,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突破近两万公顷。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发展起了多个特色专业村,也激活了178个基地周边的特色专业市场,农产品经营规模逐渐扩大,年市场交易额达16.2亿元。 为把“质量兴县”工作引向深入,该县充分发挥各个协会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在标准化种植养殖过程中的技术和销售矛盾。结合农业产业结构实际,该县在魏庄乡成立的食用菌协标准化种植协会,带动了2000余户农民发展起平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的标准化栽培,户均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在资邱乡时家村成立了果树标准化栽培专业技术协会和西瓜标准化栽培专业技术协会,不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标准化系列化服务,还多次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村授课,提高了农民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经山东省质监局正式批准,在郑城镇成立了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协会。该协会成立后,对提高农民的金银花标准化种植水平,提高金银花的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县的流峪镇和郑城镇被国家标准委定为金银花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在此基础上,还开发出了金银花饮料、茶等标准化加工项目,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南韩、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300余吨。目前金银花已成为该县的五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除此之外,该县县委、县政府结合辖区工作实际,把质量兴县的重点放在了对瓜果、蔬菜、中药材等支柱特色产业进行标准化生产管理,狠抓农产品的质量,强化品牌整合开发,以特色优势打响农业品牌,以高质量品牌抢占市场上。以大蒜为例,过去,该县种植的大蒜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仅限于省内销售。如今,该县按产地、地域名称注册了温水无公害和岚净牌大蒜,并走上了标准化种植的路子。从此,平邑大蒜走出大山,销往韩国、泰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不仅仅是大蒜,该县的西瓜、红石榴、大樱桃等都打响了知名度,品牌优势成为农户们通往致富路上的“金钥匙”。
|